夏天的这些皮肤问题,你知道该怎么办吗 别轻易听信

2021-09-05 00:48:22

皮肤夏天

当我们不知道一件事真假的时候,不防多等等官方的回应。因为信息碎片化,很多小伙伴现在上网很容易只看到事情的一面就下定论,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认为造出的谣言来混淆大众,所以我们必须要具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,不能人云亦云。

四季之中,夏天是对皮肤最不友好的季节。稍不留意,身上就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,红一块、肿一块、痒痒包等等。

咱们今天就来说说,夏季最常见的三种皮肤问题。

荨麻疹

荨麻疹有靠谱的偏方吗?

没有。

荨麻疹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斑块,看起来跟橘子皮差不多,多数是红色,也可以是白色,通常伴有瘙痒。

20190830093845_56c5b0.jpg

图自网络

之所以出现斑块,是因为炎症细胞被激活。比如肥大细胞,它被激活后可以释放组胺,引起血管扩张、腺体分泌增加等。血管扩张,皮肤便会泛红,腺体分泌增加,则会引起皮肤肿胀。

那么,肥大细胞是怎么被激活的呢?

有些患者是接触了过敏原,产生过敏反应,引起肥大细胞活化。有些患者是因为感染了细菌、病毒释放的毒性物质,直接激活了肥大细胞。

20190830093845_59f5c9.jpg

可引起荨麻疹的因素

由于荨麻疹致病因素多、发病机制不一,纵使对别人有用的偏方,都未必对您有用。另一方面,从病程上看,荨麻疹可分为慢性与急性两种。

慢性荨麻疹有自愈的可能,而急荨麻疹起病急促,症状较重,如果连累到呼吸系统,可能会出现喉头水肿,进而引起呼吸困难,乃至窒息。遇到这种情况,更是不要盲目尝试所谓的偏方,免得贻误治疗。

汗疱疹

汗疱疹是因为手汗多吗?

汗疱疹表现为粟粒样的水疱,一般成群出现、可痒可疼。

20190830093845_5d1c01.jpg

图自网络

虽然名字里有个“汗”字,但汗疱疹与手汗无关。学界公认的原因有三个——精神压力过大、真菌感染和过敏。也就是说,一旦得了汗疱疹,首先应该想想,最近有没有接触什么特别的东西,是不是换了清洁用品,比如洗衣粉、肥皂之类的,排除过敏因素。

如果排除之后,仍然不见好转,可以去医院做检查,是否存在真菌感染。愿意治疗的话,一般医生会开一些外用药,糖皮质激素(减少痒感)、氧化锌(保护皮肤)、高锰酸钾(加快水疱消失)等。

不过,汗疱疹不影响生活,有些甚至会自行好转,病情不严重的话,谨慎挑选清洁用品,保持精神放松就行了。

湿疹

湿疹是喂养不当吗?

湿疹分为两类,一类是普通型,一类是特殊型。我们平常说的湿疹,多数指婴儿湿疹,属于后者。

婴儿湿疹看起来像“荨麻疹+汗疱疹”,皮肤泛红,上面有米粒大小的突起,乃至水疱,水疱被抓烂以后,会不断渗出浆液,越抓越痒,越痒越抓。

20190830093846_60ee86.jpg

图自123RF

很多新手妈妈看着心疼,甚至会自责,“是不是我的喂养方式有问题”。

有统计表明,婴儿湿疹的发病率在75%以上,所以妈妈们大可不必自责,如此广泛的存在,显然跟喂养方式不会有什么关系。

小孩得了湿疹,应该少吃一点“发物”?

目前认为,婴儿湿疹是一种特殊过敏反应。其特殊性体现在,不管治不治,通常都会好转,只有极少一部分延续到成年期。母乳喂养有助于减少湿疹,局部的激素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,不过最重要的是避免感染。

说到这里,不得不说一下“发物”这个事儿。

首先,发物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。不同中医典籍,对此有着不同的说法,甚至彼此矛盾。按照《中医饮食营养学》中的定义,发物指那些会引起旧病复发或者新病加重的食物,按照这个定义葱、姜、蒜、鱼、虾、肉、谷类、蔬菜等等都有可能是发物。——不吃这些,也就没什么可吃的了。

20190830093846_64558e.jpg

图自新华网

不过,这些“发物”之中,有一些确实最好不要碰,比如烟、酒。

烟草、酒精对所有人都有害,不管是健康人还是患者都应该尽量避免。

总之,皮肤病也好,其他疾病也罢,除了那些医生明确告知不要吃的以及过去有过过敏史的食物,没什么需要特别提防的。

重要的是,做好基础工作:保持皮肤清洁、不要过分抓挠、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参考文献

[1]耶尔•阿德勒, 卡提雅•史匹哲 绘. 皮肤的秘密[M]. 刘立, 译. 东方出版社, 2019.

[2]张学军 ,陆洪光 ,高兴华. 皮肤性病学[M]. 人民卫生出版社, 2013.

[3]INFORMATION N C for B, PIKE U S N L of M 8600 R, MD B, 等. Eczema: Overview[M]. Institute for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Health Care (IQWiG), 2017.

[4]刘捷, 叶涛, 李义民, 等. 婴儿湿疹发病因素流行病学调查[J]. 中国妇幼保健, 2008, 23(21): 3025–3026.

[5]WEDI B, RAAP U, WIECZOREK D, 等. Urticaria and infections[J]. Allergy, Asthma, and Clinical Immunology :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Society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, 2009, 5(1): 10.

(内容整理自“科普中国”、“科学辟谣平台”)

原来是这样,一直困扰小编我的问题今天终于解决了~希望也能让大家认清谣言,了解更多的事实。

  • 标签: